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

高齡社會來了 照護產業紅了

醫療科技進步,使得國民平均壽命逐年延長,65歲以上高齡者的健康狀況也較以往來得好,由於生理狀況的好壞不同,將影響到高齡者的行為模式與生活形態,因此更應針對不同健康型態的高齡者,探討其在健康醫療照護等各面向的需求。 依健康型態的不同,可將高齡者約略分成健康高齡者、患有慢性疾病之亞健康高齡者,以及罹病需照護之高齡者三大類,以往思考高齡者的需求時,多是以罹病需照護之高齡者為考量點,但是健康高齡者與亞健康高齡者是人數更多、需求更龐大的族群,因此更需要產業投注更多的努力。 為促進產業參與公共建設,以滿足高齡者的照護需求,內政部營建署於2003年9月16日頒布「老人安養機構標準規範草案」,針對老人住宅給予額外容積獎勵,增加老人住宅的居室服務空間、共用服務空間與公共服務空間。因而帶動許多異業廠商積極投入老人住宅的興建,包含台塑集團投資籌建長庚養生村,乃至2006年7月中華電信與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的中華智融旗下創投公司,發佈將共同籌辦養生村的訊息。顯露出台灣廠商對於投資養生村皆抱持著相當濃厚的興緻。 1999年前高齡介護中心僅有300家,但在介護保險開展後,現在約有6,700家。日本有許多企業也介入養生村的經營,如不動產、醫療法人、公寓租借公司、電影公司等,都有意加入,不過鎖定的族群與服務項目也不盡相同。目前日本機構照護產業發展上,多採取異業合作方式,如介護企業與租賃住宅業者合作,提供高齡者的入住服務,營運模式則可分為合資成立新公司,或兩家公司採策略合作的模式,但高齡者相關服務內容,則會由專業的介護企業來主導、並提供適切的服務規劃。 日本Hitachi與松下電工兩大廠商,也積極尋求切入機構照護領域的機會,日本Hitachi與松下電工兩公司的思考策略並不相同,但都有值得台灣廠商借鏡之處。日本Hitach照護中心的整體思考方向著重於:將高齡者生活環境由郊區移至都會中心,增加活動自由,並降低疏離感。因此未來無論是在高齡者疾病預防或健康管理,以及生活支援、休閒育樂等各項需求皆需被滿足,運用產業力量將是促進高齡社會發展的重要策略。 松下電工則是以確定目標族群,鎖定金字塔頂端的5%族群作為服務訴求對象,因此不論是在軟硬體設施與服務的規劃上,皆思考如何完備相關需求,如提供較為廣泛且完善的服務,提供365天、24小時的陪伴服務,並提高服務人力的素質。老人介護中心的經營Know-how在於:決定服務品質與價格的衡量點;保持最適規模,掌握人事費,提供最適品質;如何掌握人事增加與入住者增加速度的相關成長與學習曲線。一般而言,住屋率需要達到七成以上才不會虧錢。其他重要經驗也包含:介護中心可以採取醫院合作的方式,在護士與醫師不在時,因此如何聯繫相當重要,當然有些中心即是以擁有豐沛醫療資源訴求主,但如何能夠就近、即時取得醫療資源的協助是比較重要的考量點。 (作者是工研院IEK/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