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生命教育與價值觀 傅佩榮

主講人:傅佩榮 講題:生命教育與價值觀 今天談的是為什麼自殺成為一種風潮,首先要說明人生四大領域,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到底有哪些是他必須要面對的: 一、我們只是活在社會裡面和他人互動嗎? 二、我沒有屬於一個內在的自我? 三、我們面對大自然的時候要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四、在信仰方面應該有什麼樣的認識? 像這些都是所謂生命教育的四大領域,自我、群體、大自然以及超越界,孔子的思想雖然已經是兩千五百多年以前,對西方學者而言,認為可以代表世界三大文明之一,那三大文明為什麼沒有提到佛教或是印度教呢?是因為這兩大宗教基本上是出世的,那麼儒家的話顯然是非常入世的。我們可以瞭解今天這個世代心裡學家已經指出來20世紀是一個焦慮的時代,而21世紀就是現代,是一個憂鬱的時代,焦慮跟憂鬱有什麼差別?這兩個詞聽起來都是心裡學上一種負面的表現,焦慮不好憂鬱也不好,那這兩個為什麼可以代表兩大世紀的特色呢?有焦慮的機會錘鍊培養發展你的潛能,我對焦慮是抱著一種正面的態度。碰到焦慮和憂鬱的時候,下一步可能出現的危機就是自殺問題。說到自殺,我認為自殺是誤會,當然誤會有三種類,第一個自殺的人他誤會,他以為人生是快樂的,第二個自殺的人又誤會了,他以為情感是公平的,第三個自殺的人顯然都誤會了。人生是快樂的嗎?如果你以為是,那代表你有嚴重的問題,因為快樂基本上他跟痛苦其實是一起出現的,我舉一個我親自聽到的例子,捷運剛剛通車的時候,只有一線從永和到淡水,那時候我坐捷運的時候,第一次上車就沒有位置,我只能站著,在我旁邊有一男一女坐在一起,他們的說話內容顯示出他們是同事,下班的時候就在一起,這兩個人就開始對話,女生就說,我覺得自己很幸福,男生就問他說為什麼呢?女生就說我家住永和,每天去淡水上班,以前坐公車至少每天要花三個半小時,我在懷孕的時候,有好幾次都覺得自己活不下去,現在有捷運了,40分鐘就到了,然後呢,準時發車還有冷氣,所以我覺得我很幸福,我聽了很感動,為什麼呢?因為他現在的幸福和快樂是建築在他以前的痛苦經驗上,他以前的受苦,當時他不知道說那個受苦是為了現在能夠有一種快樂的感覺,他忍受過去了,所以他有權利他有資格現在說幸福,這就是他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快樂都需要有代價的。人生不可能平白無故給你快樂,即使給你你也不會覺得快樂,就好像我前面說到的那位朋友,從小就在煩惱該怎麼花錢,為什麼呢?因為他的錢拿得太容易了,所以這是第一個,如果你現在受苦,都快活不下去了,請你記住你將來的快樂也比別人更好更大更多,你不能受苦受到受不了了就去自殺,這不是太笨了嗎,以後的快樂就不要了,這不是不划算了嘛?這是第一個,人生的苦樂是相對的,事實上我們中國的老子早就說過,他說:「禍兮,福之所以。福 兮,禍之所夫。」他說禍是福,福呢,底下就有禍,禍跟福是互相配合著出現的,我們以前唸過賽翁失馬故事,就是在說明禍福相倚的原理。所以你要學習的話,就要知道如何理解自己的遭遇,就可以在理解裡面感覺生命是有意義的,這是第一個。有些人以為情感是公平的,事實上人類的情感從來就沒有公平過,有公平這概念本身無法辨別,他一定需要有一個人再做判斷,而這個人的判斷必然是主觀的,我們都知道,我們都很聽從客觀,但是我聽過一句話,我這個人最客觀,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這句話就不太客觀,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很主觀的覺得自己客觀。情感是公平的嗎?情感最主要有三種,親情、友情跟愛情。親情公平嗎?你問賈寶玉把紅樓夢所說的親情,天下痴心父母多,孝順子女不見了,說到痴心的父母,同學們都屬於子女這一輩比較不會有體認,我講在五月份的時候台北的私立小學開始招生,私立小學的學費比公立小學貴好幾倍,甚至你還要抽籤抽中才能去念,這個時候有好幾個私立小學的負責人就公開說話了,很多人都說現在經濟衰退,為什麼我都感覺不到呢?私立學校校長不會覺得經濟衰退,因為這麼多人捧著錢要讓小孩念我們的學校,這個只能印證什麼,父母心太私心了,自己省吃儉用,捨不得買那個,捨不得用那個,小孩要唸書的話,這個錢怎麼花都值得,這叫做私心父母,但是這個子女會去孝順嗎?事實上很難的,子女往往只有自己生活上的考慮,不過沒有關係,將來子女的子女才能回報他,一代一代往下報仇,各位第二個你看友情公平嗎?我們都有交朋友的經驗,請問在座哪一個人沒有覺得被朋友辜負,或是背叛的經驗,哪一個人又不曾好像對不起別人,都有的,所以你說友情公平嗎?也不,然後愛情公平嗎?愛情我們都知道是最不公平的,因為他太過於狂熱以致於把泯滅了真性情。我有時候看到廣告很有趣,以前廣告是「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現在廣告是「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講多久」,這些都是廣告的用語,聽起來十分有趣,愛情裡面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永恆,所以需要鑽石來加以保證。我們常常看到很多人自殺或殺人,感情出問題,感情受到辜負來作為一個理由。各位,情感世界本來就沒有公平過,但是情感世界裡有什麼,最重要的只有一個,就是心甘情願。情感的本質就是心甘情願。你在付出的當下,有人接受,本身就是一種回報。用接受來回報你付出的情感就已經是互相情感了。以後有什麼發展那是緣分,這是我們對情感該有的認知,瞭解以後,對情感的問題就不會那樣嚴重了,就可以把他化解,知道這是一種人性特質,讓你更瞭解這就是人生。第三個誤解,自殺可以解決問題,答案呢?答案是當然不行,自殺的人以為可以用自殺這種行動來解決自己的問題,結果只是解決了自己,而不是那個問題。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你最主要要對自己負責,一個生命的出現就有他的意義,並不是平白給你的,在你有生之年不斷的去思考,不斷的去探索。哲學不會給你輕易的答案,哲學要給你的是思考。意義就是你可以解釋自己的生活,你懂得如何理解他,意義是一個讓你理解生活的容易,那麼這些有什麼意義呢?所以一個人要能理解自己的生活一定需要生活有個目的,所以意義這個概念跟目的這個概念要連在一起,舉個例子好了,當你高中的時候,你回想一下,你高中的時候你立定志向把考上大學當作目的,你就會覺得 你當時早出晚歸用功唸書很有意義,為什麼?因為你有目的,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知道自己在將來參加聯考之後可以進入一所好的大學,然後你現在受苦受難都很有意義,因為你有目的,所以目的是使這個意義得到解釋的必要條件,所以你現在上了大學之後你心中有沒有一個新的目的,你心中如果有個目的,譬如說你準備出國,那你現在每天早上起來讀讀英文,找機會聽聽英文課,你就會覺得我現在這樣那麼辛苦,別人都在線上流行玩耍,我呢去聽演講學英文很有意義,再苦也值得是因為你有個目的,好,因此大學生如果缺乏對目的設定,想他的生活就變成很多人所嘲笑的university由你玩四年。我們今天所謂的年輕人為什麼生活覺得好像在浪費生命呢?因為沒有明確的意義。 人生的目的往往都是階段性的,一個接著一個去建構,然後為什麼我提這一段呢?我要你們思考一下美國911事件,我看到這個問題,那19個恐怖份子作這個事情,美國總統、英國首相都不約而同的說,他們所作的事是不可理喻,不可理解,這話對嗎?我們作分析的時候,需要知道他們做的事情在他們認為是有意義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有個宗教目的,什麼叫宗教目的呢?我剛說的是階段性的目的,而宗教的目的是一個終極的目的,究竟的目的,最後的目的,跟生死無關,因此怎麼可以說恐怖份子沒有目的呢?只不過這種目的是一種扭曲,這是對這個目的是一個固執。賓拉登他說,我寧可作殉教的烈士。意思就是說我如果死的話,根據我的信仰直升天堂。這種信仰的解釋有問題,什麼問題呢?原來的意思是說,我只能消極的抵抗別人欺負我,那麼如果有人把我抓去,說放棄信仰不然我就殺你,這個時候你為信仰而被殺叫做烈士,絕不是說我要殺你們,殺光了之後一起死,然後我是烈士,那被殺的人算不算呢?不是很冤枉嗎?你為了作烈士把我們6千人都當犧牲品,踩在我們鮮血上,當了烈士升了天堂。他們這些人不可能去天堂了。所以你可以說他們的教義解釋被扭曲了,但你不能說他們沒有目的,沒有意義。 接著我們要說明一下怎麼樣讓人生有一個比較平穩的觀點,這就是第二部分我要談的,人生有四大領域。第一個是自我;第二個是群體;第三個是大自然;第四個是超越界。一張桌子有4隻腳才能站穩,但是我們通常的習慣都是只放在群體裡面來思考生命的意義,家庭、學校、社會都是人群所構成的社會,而人群所構成的社會基本上是苦多而樂少的,為什麼?第一個一定有競爭,競爭之後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建立在別人的失敗上,沒有例外。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的成功不是建立在別人的失敗上,你說你最近在高興要開全國運動會,你跑第一,那代表什麼?所有跟你賽跑的人都失敗了,你那第一的榮耀,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和失敗上,這是人間的宿命。第二個成就,你因競爭而得到成就,所以你就要有第三個責任感,我們對於人要有責任感,因為我們要有成就的話,都是因為別人付出了代價,我們怎麼能夠不負點責呢?成就跟責任連在一起所以人間社會是非常辛苦的。除非你能夠掌握到人間正面的意義,那叫做四個字,文化資源。什麼叫文化 資源呢?人類歷史累積下來的精神資產,各種不同的社會所提供的豐富的文化資產,都是文化資源。我們透過文化資源的享受,化解人群裡面各種壓力,所以一個人一定要養成讀書的習慣,在學校裡面唸書比較具有工具性,離開學校之後繼續唸書才是為自己而唸書。孔子說過「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你真的是為自己唸書,你就不要計較要不要考試,要不要升學學位的問題,我們把群體都介紹之後,接著要回到自我,什麼叫自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我世界,那自我的世界最主要是三個情況叫做知情義三個情況但我今天要講的廣一點就是每一個人生命都有三個層次叫做身心靈人的知情意是知在自己身上,你越開發自己,你就越能夠瞭解,感受到生命有它自己內在的才能,你不要等著別人給你什麼,而要從你內在去發掘什麼。像這種就是自我掌握,這種自我掌握的越好,社會的發展對你的影響就越少。你要能夠忍受孤獨,你若不能忍受孤獨的話,你憑什麼進入社會,你這樣子進入社會,只會被社會所同化,我並不是主張要遺世獨立,各位要瞭解我到處演講怎麼會是遺世獨立,但是我堅持我生活的範圍不受干擾,很多時間我會要求我自己,我不會說任何時候,有人找我去聚一聚,我就去了,我覺得這種聚會,有的時候太過於社會性,沒有實質的幫助,很多事情對自我的約束,你有自我的選擇,你才能在社會上跟社會正常的相處。 那還有第三個領域就是大自然,對於大自然,簡單的說起來,我們要很清楚的認識,有四種態度,第一叫做競爭,第二叫利用,第三叫保護,第四個是欣賞,人跟大自然的關係不要太過樂觀,很都多人喜歡強調中國人的思想是天人合一,這句話說的太快,你去思考一下天人合一代表大自然跟人的和諧方法,你看這和諧嗎,我看不一定。九二一地震以後,台灣所有人對大自然都有一個戒心,風災水災一個接一個來,大自然隨時可能反撲,我們小時候常常唱兒歌還記得嗎?我家前面有小河,後面有山坡,現在小河氾濫,山坡土石流,我家不見了,可是大自然美好的一面,也有他潛在的威脅,第二個我們要利用大自然,這個很多人不喜歡聽,說什麼利用大自然,怎麼積極發展跟大自然的開發本來就有衝突,你一直發展經濟的話,大自然一定受到威脅,這個叫利用,可是利用的話,你可以發展比較好的方法,在報紙介紹大陸有一個農業專家,他培養出一種稻子跟人一樣高,所結的穗是一般稻米的十倍,農業科技、生物科技可以利用,那這種利用有什麼後遺症呢?就像是保育,保護大自然聽起來像是一種人道情懷,我們也很贊成阿,但是人類的保護,常常是有偏見的,保護動物有時候有選擇性,譬如說蚊子是害蟲,蚊子覺得冤枉,我不是害蟲,我是隻蚊子,只能叮人,像這個時候人類太過於主觀,對大自然會有一種區別,最後呢,我們要懂得欣賞大自然的奧妙。 宗教的最高理想就是希望讓人活在世界上而不要被世界所限制,不要被世界所困人的生命面有靈的部分,我剛剛提過了有身心靈,靈就是要你跟超越界保持接觸,各位,這個最終極的目的,可以解釋生命最根本的意義,意義就是要幫你達到目的,面對人生問題的時候,你就要瞭解人生有許多階段性的目的,使我這階段的生活更有意義。但是你不要忘記,階段只是階段,不管是短程還是長程的,不管怎樣的生涯規劃都是有限的,對於來說,他可以給你一個跨越死亡的限制的終極目的,這樣才可以使這一生有一個根本的意義,所以我們在年輕的時候要對宗教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要尊重,要想說將來有可能會是一個轉捩點,當你在人間碰到困難的時候,跟別人相處的困難,對自己不太滿意的時候,你不要忘記,有路走,跟大自然多接觸,當你覺得大自然給你威脅,給你負面感覺的時候,你要忘記,所以人生是沒有理由自殺的,這是我的基本論點,因為總是有路走,你說我活不下去的話,那至少還可以出家吧?你不要以為出家好像一種逃避,出家可能是一種逃避的開始,但是最後出來之後變成武器。我們都知道出家就是加入宗教團體,但是逃避之後再回來,變成一種理想的表現,造福多少人,我朋友有次去土耳其,土耳其以前也發生過大地震,我們是九二一他們是八一四,比我們早大地震,大地震之後很多台灣的慈濟過去救援,所以我朋友去土耳其的時候一下飛機,別人問說哪裡來的?他說台灣,歐!慈濟的,大家有沒有看到,別人一看到台灣,就想到慈濟,慈濟給台灣帶來很多正面的印象,國際界的印象,你要說台灣社會哪些人讓人尊敬,你要列十個,其中保證七個以上是宗教界的人士,就像你要選十大醫生,你要選台灣最偉大的醫生,每年怎麼選怎麼選,一半以上是外國人,為什麼?這些外國人放棄自己先進國家的享受,到台灣來,到山之顛,到海之涯去看病,一看看三四十年,我們台灣培養出來很多醫學院的學生去哪裡?去美國去加拿大去救外國人了,去移民去了,這些傳教士或這些醫生,都有宗教信仰,這些功德會的人都有宗教信仰,所以我們不能忽略這個。最後我們把焦點轉向孔子的價值觀,什麼叫價值觀,人的特色就在於他可以做選擇,任何選擇就是一個價值的衡量或結果,通常我們的價值觀很模糊,甚至很混淆,舉個例子,假如我今天生病,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健康,等我病好了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賺錢,錢賺夠了,就會說是家庭,家庭有了,也很美滿之後,我就可以來從政,這樣下去是很不穩定的,是按照你的需要,來決定什麼是重要的,這是錯的,人如果按照當前的需要來決定什麼是重要的話,他的重要永遠是在變化之中,所以人要思考,什麼是我真正重要的事情,孔子的思想呢,我簡單的強調,我這幾年在台灣講的最多的是儒家的思想,我甚至把論語重新解讀一遍,出一本《論語解讀》,再把論語在社會上講課的的做成52片cd,為什麼我對儒家會有這麼大的興趣,因為我是西方解讀唸完才來念東方的儒家思想,我簡單說一下他跟其他文學的關係,我們來看一下三大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教文明以及儒家文明,我的論點很清楚喔!儒家文明在這裡面不是扮演著衝突的一點,而是扮演橋樑的角色,世界各大宗教如果要和諧共處的話,一定要靠儒家做為橋樑,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只要是宗教,他的意義是放在生前死後如何超越上,但儒家的重點放在生死之間,生死之間就是人生的過程,這個時候如果讓宗教來介入的話,一定發生戰爭,從古到今宗教引起的紛爭,甚至是一種仇恨、抱怨不知有多少,但儒家不一樣,儒家是一套人文主義,而這套人文主義是開放的,對所有的宗教保持一種基本的尊重,所以儒家思想是一套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是所有的宗教共同的基礎,他尊重的是每一個人的人性,而儒家在這方面的表現,他是因材施教,孔子有什麼樣的價值觀,他的價值觀很完整,從要求你活著開始,活著就是價值,最基本的,但活著的是一切,人生還有路要走,孔子的價值觀,第一個階段是自我中心,有兩種價值,第一個生存、第二個發展,我要生存、我要發展,第二個層次是什麼呢?叫做人我互動,兩種價值:一種是禮法,禮是理,法是法律,法比較消極禁止作違規秩序的事,禮比較積極,引導人進入人際中一種適當的關係。我們對於法治是很被動的,這是難免的,說實在的法律規定的太多了,你要把他變化,變成自我要求這是很難的,光靠法律還不夠,一個社會上人人守法,恐怕是人情會比較刻薄,所以還需要禮,禮的話就比較溫和,一種正當的人際關係,所以禮跟法放在一起對行為有一種規範,就是人我互動的一種價值,就好像一個社會要富而好禮,你可已有權力可以有財富,但你要守法,所以禮跟法的價值很高,但是人我之間更高的是什麼呢,有情有義,所以我們知道人有情有義阿就會覺得這個人很好,我們要支持他,就是他有情有義,為什麼我們這樣講呢?因為有情有義有兩個條件,第一個,你的對象是認識的,第二個,你會有情有義,一定會有所犧牲,我去幫一個陌生人代表我一定有更高的價值,更高的理想,超越自我。所以我們有三種不一樣的層次,自我中心,人我互動,超越自我,每一個層次有兩種價值,每一人都很難達到地,很少人可以達到第三個層次,無私,最高的層次止於至善,完美的境界。 你只要真誠就能發現自己需要,基本的解釋的觀點要作人性向善論,就是一種自我要求的力量,你只要真誠就能發現內心有一種要求是在針對自己的,這個一定要你作些該作的事情,你做到的話呢,就會感覺到滿意,你要不作的話呢?心裡面就會不安,我們平常做事情呢,都不知不覺而做,但是如果真的瞭解一種哲學像儒家的哲學,你做事情的時候很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然後這種心可以很明顯回過頭來肯定自己整個生命的方向,這就是學習的所在,我們今天跟各位談這些道理,談這些想法也是一樣,最後我在總結一下,我們活在世界上有個生命,這個生命充滿著各種可能的情況會使我們非常的驚訝,有時候會使我們失望,有時候會使我們喜悅,但是不要忘記,人是一種理性,所以首先你要設法去瞭解,到底什麼是生命,所以我提出三個重點:第一個,這是個什麼時代?前面叫做焦慮,後面叫做憂鬱,兩邊構成的壓力使我們活在世界上自殺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所以我們就要去瞭解時代的一種挑戰在哪裡,瞭解了之後就要問我怎麼面對這個挑戰,所以我們生命教育的重點就在這裡,就要讓你知道生命有4大領域,4個範圍,通常我們只注意到兩個,就是群體跟自我,不夠的,而且注意到群體跟自我的時候也不能忽略自我的內涵有身心靈,心裡就會有知情意三種潛能,你把這些掌握住的話,你就會忍不住想在有限的時間裡面讓自己去學點東西,讓自己可以對情感多一份體驗,讓自己對於自己的未來可以多一份抉擇,很自然就會珍惜自己的生命,很多人都不喜歡孤獨,其實我覺得創造性的孤獨是很重要的,什麼叫創造性的孤獨?自己主動安排一個孤獨的時空條件,讓自己在這個時間,很短 的時間跟世界保持距離,這個時間可以跳出來,看看自己,回味一下我今天做過什麼,我碰到了什麼樣的事情,我自己對時間的珍惜其實就是養成一種習慣,經常在心裡面腦海裡面讓自己做過的事情像列印一樣的列出來,到底我做了什麼事,譬如說週末了,我就會想這星期我做了什麼事,下星期我準備做什麼事,你前後一連貫之後呢,生命就變的完整了,而不會只限於當下的一種情緒沒有辦法..,這是自我,至於群體方面,你不能否認,人的社會很辛苦,台灣社會在政治方面的格鬥太辛苦了,那怎麼辦呢?你一定要好好享受文化自由,對音樂對電腦對戲劇對小說對詩詞對散文這些,這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資產,接著不要忘記還有大自然,我們碰到大自然的時候馬上可以敞開心胸,感覺到說這裡就只有公平,你就好好體會有耕耘就必有收穫,你是不是超越界,當你覺得生命碰到轉彎的時候碰到關鍵的時候碰到需要自我超越突破的機會,你就要知道恐怕超越界要向你發出一種呼喚,你就要給自己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