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圈最近流行一句話:「Sell in May and go away...」,國際資金對股市興趣缺缺,也反應在亞太區股市疲弱的成交量之上,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首席策略分析師羅斯根(Markus Rosgan)指出,從計量觀點來看,五月賣股票是對的,但往後報酬率好壞卻是取決於「何時回來買股票」與「打算抱多久」。 根據統計,九月底進場布局、並抱到隔年一月的「持股四個月」策略,平均報酬率達一○.二%最高。 「你(妳)賣股票了沒?」這是上週香港中環區基金經理人見面時最熱門的問候語,摩根大通證券董事長林照寰指出,最近股市找不到什麼有趣題材,亞太區除了中國A股外,成交量都一路降,顯示市場觀望心態逐漸成形。 羅斯根統計,過去幾年亞太區股市各個時段的漲跌走勢表現,發現若想要賺下半年旺季行情,不但回來買股票的時間要抓對,就連抱股票期間也是一門學問。 如果五月還繼續抱股票、且一抱長達四個月,根據羅斯根統計結果,平均報酬率通常不會太好看,尤其是台股,平均跌了八.五%,印尼股市也跌了七.四%,只有印度股市表現相對突出,過去幾年平均漲了七.七%。 但如果把操作策略改為「九月底進場、並持續抱到隔年一月再賣掉」,羅斯根統計數據就不一樣了,亞太區股市平均漲幅達一○.二%,其中又以南韓、泰國、菲律賓股市表現最佳,分別上漲了一四.六%、一四.三%、一三.八%,當然,台股走揚一三四%表現也不差。